张雪峰老师最近又火了!不是因为什么争议,而是因为他在多个场合反复提到的四个专业。
这些专业被他称为“时代宠儿”。紧缺!非常紧缺!甚至可以说是供不应求的那种!
听起来很诱人?但问题来了——这些专业真的像他说的那么神奇吗。
1 第一个专业: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
人工智能专业的就业率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在95%以上,这个数据来自教育部的最新统计。但是,真正的问题不在就业率,而在于...嗯...这个专业到底在学什么?
很多家长以为人工智能就是编程。错了!大错特错!这个专业涉及数学、统计学、计算机科学,还有认知科学,复杂得很。我见过太多学生因为数学基础薄弱而在大二就开始怀疑人生。
但话说回来,市场确实需要这样的人才。2024年AI相关岗位的平均薪资比传统IT岗位高出40%。BAT、字节跳动、华为...哪家不在疯狂招人?问题是——你的孩子真的适合吗?
想清楚一个问题:你家孩子是真心喜欢逻辑思维。还是只是看中了高薪?
2 第二个专业:新能源科学与工程
展开剩余71%碳达峰、碳中和。这两个词你肯定听过。国家计划到2030年实现碳达峰,2060年实现碳中和。这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整个能源结构要重新洗牌。
传统的火电、煤炭行业在萎缩,新能源行业在狂飙。太阳能、风能、储能技术...每一个细分领域都缺人,严重缺人。
但这个专业有个问题,很现实的问题,新能源行业的工作地点往往比较偏远。戈壁滩上的风电场、山区里的光伏基站...你觉得现在的年轻人能接受吗?
我认识一个学新能源的学生,毕业后去了青海的一个风电项目,工资确实高,月薪过万,但是...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家人,这是他没想到的。
所以说,选专业不能只看前景,还要看自己能不能接受这个行业的“代价”。
3 第三个专业:生物医学工程
这个专业...怎么说呢?听起来很高大上,实际上确实也很高大上,医疗器械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%,国产替代的需求旺盛。迈瑞、联影、微创...这些公司都在疯狂扩张。
但问题又来了,这个专业对学历要求极高。本科毕业基本上只能做销售或者技术支持,想要真正做研发,硕士是起点,博士才有竞争力。
而且...这个行业的淘汰率很高,我见过很多学生读到研二才发现自己不适合做实验,天天泡在实验室里,重复性的工作,失败是常态,成功是意外。
生物医学工程的平均学制比其他工科专业长2-3年,这是个现实,家长们需要有心理准备。
4 第四个专业:数字媒体技术
这个可能是四个专业里最“亲民”的一个,门槛相对较低,就业面也比较广,游戏、影视、广告、电商...哪个行业都需要。
数字媒体行业的人才缺口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500万,这个数字来自工信部的报告,听起来很诱人。但现实呢?
这个行业的两极分化很严重,顶尖的人才年薪百万,普通的从业者月薪三四千,差距巨大。而且...这个行业的工作强度普遍很高,996是常态,007也不稀奇。
我们有个学生现在在某游戏公司做美术,技术水平不错,但经常熬夜到凌晨三点,身体已经出现了问题,25岁就有了脂肪肝。
5 冷静思考:选专业的真正逻辑
说了这么多,我想说的是——任何专业都不是万能的,张雪峰老师推荐的这四个专业确实有前景,但前景好不等于适合所有人。
选专业要考虑三个维度:个人兴趣、能力匹配、市场需求,三者缺一不可,只看市场需求,忽略个人特质,很可能会后悔。
而且...时代变化太快了。今天的热门专业,五年后还热门吗?十年后呢?2010年的时候谁能想到土木工程会从“黄金专业”变成“劝退专业”?
所以我的建议是:理性看待,不要盲从。这四个专业确实有机会,但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。
时代在变,专业在变,但人的核心竞争力,永远是学习和适应的能力。记住这一点。比选什么专业都重要。
发布于:江苏省炒股配资评测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